企业社交

|

员工通道

|

防伪查询

|

电子采购平台

专题报道

会学习的人既能“酿酒”也能“喝酒”

发布日期:2024-10-26 15:01:20   来源:专题报道 浏览次数:1

  其实,在Sora对外发布几个小时之后,OpenAI就在它的官网上公布了一份技术文档,在里面部分解答了上面的疑惑。

  我英文不是太好,这个文档我看不太懂; 我对这样的领域不太了解,文档里面的很多术语,我不知道它的含义; ……

  别着急,当你耐心等待一两天后,许多专业、深入浅出的科普文章就会在网上冒出来,总有一篇适合你。

  巧的是,Sora推出的时候,正好是春节假期,估计不少人那一段时间也参加了一些亲朋好友的饭局,喝了不少酒。

  如果把知识的“干货程度”比作酒精浓度,那么,Sora的那份技术文档,就像那种酒精度很高的烈性酒:内容干货量足,但门槛较高,多数人没办法直接理解;

  相对应的,围绕这份技术文档的那些通俗易懂的解读、科普文章,就像是酒精度较低的酒:虽然干货量没那么足,但却很适口,适合大多数人。

  这个类比,是不是勾起了你的一点好奇?那下面分享的内容,说不定会给你一些启发。

  这几年,央视有档节目非常出圈:《中国诗词大会》,它也难得成为了“上至九十九,下至刚会走”都喜欢看的合家欢节目。

  与此同时,不少人也在好奇:参赛选手们是怎么记住那么多生僻诗句的?而我怎么连初高中课本里学过的《春江花月夜》、《蜀道难》、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都快忘光了?

  一方面,选手们普遍会为了参加节目而刻意练习;另一方面,则和我们自小所习惯的学习方法有关。

  在学习古诗的时候,很多时候,我们既无法准确感受诗中描绘的场景以及诗人表达的情感,也难以体会到诗中文字、韵律的美感。

  这其实就是我们多数人从小所习惯的一种学习方式:先复制,再粘贴——把知识机械地复制进大脑中,然后,根据应试需求,再粘贴到作业上、试卷上……

  但这有个坏处:多数时候,知识只是在大脑中进行了浅层停留,并没有内化到你的知识体系当中,当然就很容易忘记了。

  拿白酒来说,它的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含这么几个步骤:选料、制曲、发酵、蒸馏、陈酿、勾调、灌装。

  上面那种复制、粘贴的学习方法,就好比是把高粱、玉米这些酿酒原料和制好的酒曲,一起扔到了发酵池中进行发酵。然而,最后发酵生成的液体却没有经过蒸馏和陈酿。

  这是个半成品。粮食被“复制”为了一种似酒非酒的中间业态,而没有质变为真正的白酒原浆,更不要谈最后被“还原”为最终的成品白酒了。

  很多人都觉得毕加索中后期的作品抽象难懂,不好理解。但事实上,年少时的毕加索可是一个基本功扎实的写实派画家。

  关于毕加索向立体主义的转变,以及他对于绘画风格的探索过程,有这么一个故事:

  为了画出自己满意的公牛形象,毕加索对公牛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描摹,并接连画了11稿草稿。在此期间,公牛的形象,也从最初具象的骨骼、外貌,逐渐变成了简单的线条。

  但仔细观察最后的成品,你又不得不叹服,这幅作品确实有一头公牛该有的所有特征——躯干、尾巴、牛角、四肢、生殖器,应有尽有。

  换句话说,毕加索做了一个非常典型的“抽象”动作——在掌握了公牛的各种外貌细节后,毕加索化繁为简,抽象出了公牛外貌最根本的特征。

  随后,毕加索将这套对事物进行抽象的艺术方法“还原”到了他之后的各类艺术创作中,最终成就了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。

  抽象,就是要先对现象进行归纳总结,之后捕捉出关键要点,形成最终的的结论和逻辑;

  相比单纯的复制、粘贴,抽象相当于对发酵后的原料进行了蒸馏、陈酿,完成了酒精提纯和风味沉淀过程,这才算得到了真正的白酒原浆。

  而还原,则是对白酒原浆按照酒精度、口感等分类进行一定的勾调、灌装, 从而最终变成可供人直接饮用的成品白酒。

  高效学习,不止有先抽象再还原的“酿酒”方法,喝到对自己最合适的那款“酒”,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。

  不同人喝酒,或许有不一样的口味偏好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:他们要酒精。适量的酒精摄入能让大脑产生多巴胺,让身体感觉到愉悦。

  但是,不同的人,他的身体对于酒精的分解能力不同,对于酒精的耐受程度也不同:

  他要做的,就是先从一些适口的低度酒入门,然后循序渐进,逐渐尝试各种中高度酒。

  还有一类人,他体内缺少必要的酒精分解酶,因此身体对酒精的分解能力并没那么强。

  对他们来说,健康的饮酒方式是少喝高度酒,多喝那些和他身体酒精分解能力相匹配的中低度酒。

  不管是哪种情况,最为健康、舒适的饮酒方法,都是在口味合宜的基础上,找到最对自己最合适身体酒精分解能力的那款酒。

  世界上的知识千千万万,“其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。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穷尽所有的知识。

  当然是合理评估自己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和理解能力,找到当下最对自己最合适的知识。毕竟,知识和酒精一样,也有不一样的“浓度”,而不同的浓度适合不同的人。

  那些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论文、行业顶级会议上的学术报告、杰出企业家的管理思想,等等,就像是酒精度极高的酒,“干货量”极大,但很少有人能有对应的分解、吸收能力,只能被一小部分人所品尝。

  而普通大众日常在网上看的各种门槛极低的网络文章、抖音上的“1分钟教你学会XX”,等等,又像是酒精度很低的酒,只要不是酒精过敏,几乎人人都能喝两口。

  而在这两种极端之间,则是大多数人日常的学习状态,包括各种课堂教育、知识付费课程、杂志报刊阅读,等等,依据内容深度的不同,它们的知识浓度也或高或低。

  就拿课堂教育来说,教育系统已经费了大力气,帮我们做了“知识浓度”的分级,一般来说:高中知识通常要难过初中知识,而初中知识又要难过小学知识。

  但是,我们人生中所用到的大多数知识,其实都是在离开学校后完成的,是各种自我学习、工作经验、待人接物能力的总和,而这些知识,学校没办法预先给你按照知识难易程度来“分级”。

  有些人,对知识的领悟和学习能力很强。对他们来说,就是要先找到符合他当下知识体系的内容,先引导他入门,在找到学习的兴趣和感觉后,再逐步过渡到“干货量”慢慢的变大的知识学习当中。

  还有一些人,他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会弱一些。正确的学习方法,就是别一味贪图“高强度、纯干货”的知识,而是要找到符合他理解能力和学习节奏的知识强度,稳扎稳打、慢慢提升,不要急于求成。

  没时间、没精力、对知识的吸收理解能力不太好……这样一些问题或多或少困扰着许多人。

  对于理解性的知识,只会死记硬背,你的大脑只是知识的“中转站”。相反,你只有学会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,抓住里面的要点,推出自己能理解的结论和逻辑,之后运用它去解释、解决实际的问题,才算完成了一次高效的学习过程。

  那些干货十足的知识,纵然知识密度高,但不适合绝大多数人。直接上手学习,除了痛苦,很难有收获。

  相反,认清自己当下的学习能力,找到符合自己吸收理解水平的知识,才能让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。